2017-08-19 星期六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市区发布 > 包河发布

合肥包河:文化产业融入城市发展

发布日期:2017-08-17 17:08:3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第三产业的占比,尤其是文化产业占比,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正因为如此,追求文化产业较高占比,成为很多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所在。2015年起,合肥包河区文化产业占GDP的比值首超10%,同期全国平均值3.97%,安徽3.79%。包河是如何做到的?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存量守正增量出奇:城市文化产业生态圈形成

  农历2017年春节一过,杨前进就把公司从合肥另一处出租屋内搬到包河区梦空间。他说,希望再次走出去的时候,公司将是顶天立地的。

  杨是合肥合浦思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是一家教学机器人研发应用公司,十余人规模,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将自己研发的机器人产品运用于课堂,其客户来自周边社区和学校,“已经有了一些固定的合作客户,一些省内受欢迎的课堂教学,都出自我们公司之手”。

  研发实力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正在重塑文化产业。杨前进本来从事的是文化创意研发类,通过自主研发软件系统,拥有系统开发和大部分硬件控制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将单纯生产交由代工商,并通过自有渠道销售产品,实现了从传统的第三产业、生活服务领域向工业领域的蔓延和扩张,文化产业的这种变革之际,正是杨前进们这些后来者的机会之窗。

  合浦思行公司是一个缩影。同时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和全省唯一的安徽省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合肥)基地两大“金牌”,包河区现已成为安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与发展的载体,其形成、发展和演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形态与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直接体现,也是城市空间形象与功能重塑的重要动力来源。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建设的先行者,包河通过具体实践,现已培育出了规模可观的文化产业市场。

  几乎所有机器人研发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原创。但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原创从一个创意,到真正成为可以赚钱的产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原创需要前期巨大的投入,从创意阶段到形成作品,很长的时间段里都是没有任何回报的。在包河区支持下,2016年公司申请了6项专利,并成功引入安徽银汉投资公司种子期投资500万元,公司研发的机器人产品才开始引起市场关注。”杨前进说,他的感受是,一个城市转型的标志是,这个城市对创业、创新的支持与包容。

  “一个城市的产业选择,最终还需从其在全国坐标中去寻找。”合肥市包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吴红说,这是由包河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包河

  作为安徽第一城区在全国的使命共同决定的,安徽省提出打造巢湖北岸科创长廊建设,包河区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文化建设首当其冲,包河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升级,是安徽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的需要,是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国家级滨湖新区的需要。

  文化产业重要性不言而喻,问题在于如何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经济转型、城市发展空间和发展质量的提质升档,是一盘需要大智慧的棋局,如何布子是关键。

  包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产办主任刘圣才告诉记者,包河文化产业主要有广播影视、数字出版、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四个板块,2017年上半年,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主营收入285亿元,实现税收8亿元。全区文化产业投资总额75亿元,占全市总额近1/3、全省总额近1/10。按照近年来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包河区文化产业有望实现主营收入超千亿元,创意文化产业届时将成为合肥的又一个千亿产业。

  凭借四个板块,能够在安徽独占鳌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包河文化产业融入城市发展,从其实践上看,大致可以用四个“一”来概括。

  一个支撑,充分调动城市文化资源市场活力。2016年8月,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合肥基地正式获批,包河区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中首个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领跑者,包河首创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一区域发展模式。

  2017年3月29日,涉及文化创意、智能制造、广播影视、高端生活服务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总投资505.45亿元的45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包河区的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已经成为安徽文创产业重要的承载体和增长极。目前,包河区对区域文创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主体呈多样化趋势,文化创意发展建设的优势地位因此进一步凸显。

(责任编辑:柏华)
分享到:
  • 合肥微博发布厅

  • 合肥发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