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4 星期五
您的位置:首页 > 合肥故事

79岁的“钥匙妈妈”最爱管闲事

余美娥:既然别人相信我,我就要尽最大能力去帮忙
发布日期:2016-12-10 09:29:02  来源:28365365体育在线投注

  在和平路街道茂林路社区,79岁的余美娥身兼数职:接收快递的中转站、喊孩子们起床的闹钟、帮邻居们做饭的大厨、替大家买菜收衣被的家政服务员……但是,最为人熟知的还是“钥匙妈妈”。防盗措施越来越严密的今天,余美娥的手里却握着一大串邻居家的钥匙,听到大家乐呵呵地喊声“妈妈”,对子女不在身边的余美娥来说,便是最快乐的事。

  我把家里的 钥匙给您

  余美娥接收的第一把钥匙是对门邻居陈仕秀家里的。

  陈仕秀是个苦命人。儿子3岁那年,她被查出患有重症肌无力,丈夫一时心急,诱发了重病,很快就撒手人寰。那时的陈仕秀走路都需要拄着拐棍,她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可看着幼小的儿子,她硬是咬咬牙坚持着。

  2009年,陈仕秀回迁到和平家园B区19幢,认识了热心的余美娥,母亲般的关爱让父母、公婆都已不在的陈仕秀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陈仕秀摆了一个小小的服装摊,以便维持自己和当时尚在读小学的儿子君君的生活,每天的辛苦自不必说。担心陈仕秀的身体,余美娥想让她尽量多休息,每天早晨便悄悄跑到一楼窗下轻声喊:“君君,起来读书咯。”时间长了,陈仕秀还是知道了,非常过意不去,她主动拿出家里的备用钥匙交给余美娥,“您不用每天去窗外喊了,我把家里的钥匙给您。”

  前年的一天晚上八九点,陈仕秀突然心脏不舒服,气喘昏迷,君君赶忙跑来找余美娥。余美娥立刻喊来三楼邻居,打120把陈仕秀送到了医院,照顾了一夜。第二天,医生感叹:幸好送来及时,不然就太危险了!

  自此,余美娥每天喊君君起床后,又多了一份牵挂,到时间没见到陈仕秀,她就打开房门看看怎么回事。陈仕秀说,自己虽然身体不好,但一路上遇到的都是好人,社区为她组织捐赠,2010年底全国总工会也来看望慰问。而一说到余美娥,陈仕秀感激的眼泪就止不住。现在,只要遇到什么拿不准的事情,她都要找余美娥商量,在陈仕秀心里,余美娥就是自己最慈爱的母亲。

  帮人帮到底的 大管家

  知道陈仕秀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了余美娥,三楼的裴宁也动了心:自己的儿子和君君差不多大,两个孩子一起早读该多好。没想到,和余美娥一说,老人家就同意了,考虑到裴宁和妻子工作忙,余美娥时不时地还帮他们做做午饭。

  渐渐的,余美娥手里邻居家的钥匙越来越多,“我家的快递到了,麻烦妈妈帮我收一下。”“衣服忘收了,明天来妈妈家拿。”“我要出去几天,家里的门窗帮我照看照看。”余美娥的“业务范围”不知不觉间已由自己居住的19幢延伸到了附近的楼栋。18幢102室的李莲华回迁到和平家园时已经80多岁了,带着在合肥求学的孙子一起生活。几年后,年迈的她被子女接去桐城养老,临行前,李莲华把钥匙交给了余美娥。2014年7月,李莲华不幸在桐城过世,9月份需要在户籍所在地合肥办理丧葬手续,可是,孙子已在武汉求学,没有时间回来,余美娥主动承担起这件事情,派出所、社区、疾控中心来回跑。去年,李莲华的孙子去了德国深造,余美娥还是像过去一样,有空就去她家里,开窗透气,查看管道是否漏气、漏水。今年暑假,听说小伙子要回来,余美娥又不声不响地提前把她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既然别人相信你,帮人就要帮到底!”余美娥的想法简单而朴素。

  “急疯了”, 想想真后怕

  刚回迁到和平家园时,小区没有物业管理,余美娥被选为19幢的楼长,在社区的牵头下,她还和几位志愿者成立了义务巡逻队,居家安全、路上下水堵塞……老工业区里困难群众多,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少,余美娥他们只要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就和社区联系,积极寻找方法妥善解决。后来,成立了物业,一些年轻人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余美娥主动请辞楼长,但帮助邻里却始终如一,大家有什么事首先想到的还是找余妈妈商量。

  2015年的一天,余美娥正在做晚饭,11幢高老头的老伴急急忙忙跑了过来:“我只知道找你了。”原来,年逾八旬、身患糖尿病多年双目失明的高老头那天突然间犯病,不能说不能走,瘦弱的老伴吓得手足无措,只有找到余美娥她才能安心。情急之下的余美娥想都没想,喊来三楼的裴宁,开车把高老头送到了医院。

  高老头转危为安了,余美娥却被老伴蔡先恂埋怨了一通:“年纪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爱管闲事?”一向支持自己的老伴突然态度有变,余美娥心里明白,这是担心她好心办了坏事。“不打120 ,路上出了事谁负责?”老伴的话印证了余美娥的猜测,这件事的确是自己考虑不周,现在想想有些后怕,可是,当时的余美娥真的是“急疯了”。

  引领身边人 诚信互助

  手拿钥匙进了这么多家门,别人家的基本摆设是什么样余美娥却几乎一无所知。匆匆忙忙地收好衣服,抄完煤气,她一刻不停就要往家赶,她担心邻居们有事找不到她,着急。

  在安纺生活区住了50多年,余美娥对周围的情况都很熟悉,搬到和平家园后,邻居们每人擅长什么她的心里同样清清楚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她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合适的邻居来帮忙。19幢503室的张敏华就是余美娥的得力助手,哪家空调不制冷了、电视机图像不稳了,余美娥楼下一声喊:“大女婿,下来看看哦。”张敏华二话不说,立刻下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余美娥的带动下,邻里之间俨然成了一家人。余美娥的家门口经常会摆着几只小板凳,大家没事就爱坐在那儿聊聊天,谁家遇上什么事,有能力解决的人不用余美娥开口,主动提供帮助。陈仕秀儿子初一时在学校不慎扭伤了脚,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三楼的刘娟宁肯让自己的孩子步行去学校,也要每天坚持帮陈仕秀接送孩子。

  身体好转的陈仕秀同样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着周围的老人们。78岁的顾美芳、79岁的魏文前都是空巢老人,说到陈仕秀都赞不绝口,晒被、收衣、买菜不说,陈仕秀还把别人不要的沙发捡些回来放在摊位里,整理干净,方便老人们休息、聊天,顾美芳跷起大拇指,“小陈给我们老人建了一个活动室呢。”

  邻里如此融洽,最高兴的还是余美娥,连说社区老小互助风气好,说大家对她的帮助也不少。“年纪大了,还能帮别人多长时间不知道”,但余美娥说,自己会尽最大努力,因为“能给别人帮点忙,心里好舒服”。(合肥晚报)


(责任编辑:冯伟)
分享到:
  • 合肥微博发布厅

  • 合肥发布微信